文章字号:

培训手记:校院2018年第一期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班学员日志

  编者按:6月11日至15日,校院组织举办2018年第一期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班,赴佛山、中山、珠海、广州开展学习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共编撰5篇图文并茂的通讯,及时反映了培训动态和学习情况,起到了推动宣传、扩大影响的作用,夯实了培训效果。现将部分图文、学员培训感想编辑发布,以飨读者。

  Day1:创新佛山 展翅腾飞

  6月11日,迎着早晨的艳阳,带着领导、同事们的关心和叮嘱,校院2018年第一期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班的同学们启程出发,开始为期一周的学习。

  上午9:30,如期抵达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同志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紧凑的专题课学习当中。

     蒙荫莉教授为学员们授课

  佛山市委党校副校长蒙荫莉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题为“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的专题课。课上,蒙荫莉副校长回顾了佛山改革发展的历程,对佛山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了探索性的思考,强调佛山城市发展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依托广州辐射影响力,坚持广佛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极。

  蒙荫莉副校长的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激发了学员学习的极大兴趣。省委党校的学员们被精彩授课深深地吸引,目不转睛,课后还不时讨论着老师上课讲的金句。有的同学说,蒙教授的课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让我们了解了佛山的转型发展,也让我们对“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有了更有深入的认识。有的同学说,广州和佛山要在发展机遇面前“互相取暖”,打造更大的经济增长极。

  下午,同学们赴现场教学点——美的全球创新中心、广东工业设计城,了解体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方面的佛山成就。

学员们参观美的全球创新中心

  学员感悟: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今天参观的美的全球创新中心和广东工业设计城,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身处这个时代,创新已经成为跟上社会发展节奏的核心要素。使用这些产品,感受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要不断刷新观念,改变思路,从更深层次理解认识国家发展战略。 ——李新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为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实施这一战略不仅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更应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即推动有利于调动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因为这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也是解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痼疾的根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张勇辉

  参观美的全球创新中心,使我们全方位了解到作为广东知名家电品牌,美的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好科技创新这张牌的。参观广东工业设计城,使我们了解到,作为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为广东省工业设计服务、国家级创新成果产业化等重要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东童童

  飞鸿故里沐新晖,南粤名城振翅飞。

  再创新局争前列,潮头勇立势夺魁。

                  ——谢林明

  进入新时代,在即将迎来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当下,通过学习调研,振奋了士气,强化了信心。——黄斌

  佛山之行,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感悟到佛山人从上到下勇于创新,敢闯敢试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切实提高自身知识素质, 为把党校工作做得更好而努力。——戴升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佛山的发展历程用实践证明了新发展理念的正确性,我们要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绝不以绿水青山换取一时的金山银山。——丁甫江

  Day2:伟人故里 转型升级

  6月12日早晨8:30,我们乘车从佛山市委党校出发,奔赴中山市,开启第二天的学习之旅。尽管早晨天公不作美,一路上大雨如注,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没有被天气影响。陈培获副主任一展嘹亮歌喉,为我们带来了《小白杨》、《再见了大别山》、《鸿雁》等多首优美动听的歌曲,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纷纷鼓掌点赞,在欢歌笑语声中,我们到达了中山市委党校。

  上午9:45,我们抵达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中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兆涛、中山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邱灼松、干部教育中心徐锐明主任和李渊清老师,热情接待我们学习班全体学员。

  上午10:00,中山市委党校经管教研室熊艳主任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中山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熊艳主任的讲座主要从中山经济发展的概况、中山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中山经济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三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述。熊主任讲到,中山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二是工业结构呈现支柱产业多元化,三是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四是经济类型以民营和外资为主,五是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目前,中山正在朝着构建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和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在集群技术创新、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三个方面,为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有效路径。

熊艳主任为学员们授课

  下午2:30,我们乘车前往中山市大涌镇红博城,开始下午的现场教学内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新型专业镇——大涌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途中,中山市委党校经管研究室陈伟英副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山大涌镇的经济发展情况,使我们在参观学习之前对大涌镇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员们参观红博城

  学员感悟: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省要做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迫切需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去低端产能,就要有基本的质量标准作为门槛;要迈向中高端,就要有较高的质量标准去引领。所以,提升质量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张勇辉

  不管是佛山还是中山的发展模式,都利用一个集聚区,海纳百川,全面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引领着企业走向蓬勃发展的新征途。——许伟梅

  上午听了讲座,下午参观了大涌红博城 ,深感中山正以全新角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山的传统产业面临竞争压力问题,红木家具和牛仔服这两个产业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就占到两项,是典型的传统产业。首先,充分发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角色定位。完善和发挥好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服务平台,探索公共服务平台供给与企业需求互惠互利、紧密合作关系。其次,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山市还加大扶持力度,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智造水平。推动大中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这也是中山营造创新环境的一大举措。

  创新引领新发展,汇智共建大湾区。中山从全新的坐标启航,以全新的角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创新中山”续写开放发展新故事,再谱创新发展新篇章!——张霞红

  一是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更进一步认识。通过中山市委党校熊艳老师对中山市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产业布局、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的分析和讲解,我们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组成要素和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进一步理解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发展目标。二是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路径思路更加清晰。通过熊老师对中山市采取各种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比如产业从低端到高端、发展新兴产业、组团式发展战略、发展高端服务业平台等方式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比如:集群转型、集群技术升级、集群品牌、集群营销,强化资源整合,重视融合发展等路径,让企业更好发展。这些做法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对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陈培获

  进入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样存在于珠江的东西岸。珠江西岸只有东岸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山的绝大多数企业属中小微企业,我们要正视当前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等等问题,找准突出的短板。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为它们“培土施肥”,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挖潜开荒”,推动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要以创新驱动引领,以质量提升破除数量上的“天花板”约束,实现经济新的跨越式增长。——张丽红

  我今天的学习体会有几点:第一,一个地方的经济长远发展,一定要打造强有力的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产业进群。第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建立有利、有力的操作平台,以此集中资源和重点突破,并且以此拿到资源和政策的支持,才能取得突破性的重大发展。第三,地方经济发展,一定要推动企业积极适应和应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以此来改造传统产业,以实现转型升级。——谢林明

  中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中山经济发展存在的中小型企业众多,龙头企业较少,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又反映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局。中山市政府结合中山实际,用好无形的手,找到市场与政府关系处理的平衡点,构建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和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打开民营经济发展困局的创新性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丁甫江

  改革与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创新没有捷径,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创新。改革与发展,就是要百姓受益,没有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改革发展就没有意义。作为我省最安全、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中山市的经济发展路径,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与缩小城乡差距同步;与安全宜居同步;与社会和谐同步;与人民的幸福感同步。这才是一条创新之路,希望之路。——余贞备

  参加此次培训班,感触最深的是各地真的把改革创新放在了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广东经济的发展碰到了瓶颈,具体体现在各地市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破题。以点带面,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寻找更多的增长动力,以长痛不如短痛,破釜沉舟之魄力实行关停并转,2010年的美的做到了,而更多更多的企业需要的是一份勇气,只有跟上时代步伐,破而后立方能走得更稳更好。

——温世坤

  中山市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在实践探索中把建设新型专业镇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抓手。基于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中山立足自身制造业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去产能、调结构,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增长动力由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以提高生产资源配置效率。 这启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来谋划。创新不一定是把旧的东西完全抛掉,可以是通过创新把旧的东西价值最大化。——朱孟光

  中山市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山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从“产业立市”到“经济强市”,中山改变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更重要是发展思路和理念,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着手,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逐渐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结合对大涌镇中国红木文化博览城的参观,更让人感受到中山全市实现转型发展的意志和决心。从红木制造之都到红木文化之都,红木产业变迁历程正是中山市探索发展新路径的缩影。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山必将成为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生动案例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李昂

  中山市委党校熊艳老师的课,内容详实,数据分析准确,对中山经济发展的特点了然于胸。这样的课对于我们了解整个中山市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路径都很有裨益,起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升华。尤其是她讲到中山要扭转产业层次整体偏低、高端产业比较欠缺、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等问题,也是我省在新一轮改革创新实践中需要思考应对的短板问题。下一步,如何对标最高最优最好,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一流企业,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途径。——李新慧

  中山和顺德都是在讲创新在讲集群,但具体内容有各不相同,这就是差异化。各地的领导班子,都在因地制宜的创新改革,按照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来规划蓝图,发挥本地现有的优势。这些做法都是活学活用了党行动指南,吸取了党的历史经验,最终都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做法不同,但原理相同目的一致。我们也从中学习到如何将理论联系实际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杨梅

  中山的学习活动,触动和震撼着我的思想以及心灵,通过对中山发展的现状、特点、经济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的了解,通过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学所悟,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做为新时代的青年,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其次要跳出以往的思维定势,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第三要有开阔的思维视角,敢想,敢闯,敢干,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谱写出属于我们新时代党校人的崭新篇章。——戴升华

  Day3:珠海行——继承先辈革命志,改革开放再出发

  在前两天佛山和中山的学习中,每位学员都收获满满,今天早上9:00,大家满怀憧憬和期待,开始了珠海之行。

  在前往珠海的车上,经济学教研部东童童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浙江和广东两省的不同感受,尤其是针对两省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成就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比较。党史党建教研部朱孟光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我校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经验,并对今天的现场教学点——苏兆征故居作了简要的介绍。

  上午10:00,我们准时到达苏兆征故居所在地——淇澳岛,珠海市委党校李文辉老师、王晓星老师带领全体学员参观了淇澳岛抗英遗址,他们介绍,1833年,淇澳岛民众团结一心,挫败了英国鸦片贩子的侵略阴谋,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沿着白石街,一路来到了苏兆征故居,李文辉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苏兆征同志童年的家庭生活、读书过程和青年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他未来走上革命道路的影响。苏兆征同志在省港大罢工等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苏兆征同志的一生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他的革命精神值得全体党员学习发扬。

  参观学习后,全班党员在党旗下,在苏兆征同志雕像前,重温了入党誓词。

 学员们在苏兆征故居前重温入党誓词

  下午2:00,我们继续出发。在车上,珠海市委党校张晓曦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珠海市及横琴新区的发展成就。我们首先参观了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随后前往横琴新区。这两处都展现了珠海蓬勃发展的朝气,尤其是横琴新区,对接港澳,背靠广东,立足大湾区建设,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高起点,高规划,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按照“一岛两制”的模式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生态保护,规划的生态保护区约占全岛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未来,横琴必将成为珠江西岸最耀眼的明珠。

     学员们参观横琴新区

  今天的行程,从淇澳岛抗英到革命先烈苏兆征故居,从珠海会展中心到横琴新区,整个行程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从抵御外辱到革命图强,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再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前列,革命先辈的勇气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学员感悟:

  今天参观苏兆征故居,感触良多,虽然以前去过几次,但是今天与同志们同行,触动颇深。苏兆征同志革命的一生,体现了我党立党的初心,体现了共产党人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己任,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刻缅怀。所以,写诗以纪念。

   苏兆征故居

 ——谢林明

  淇澳灵秀育英豪,

  兆征掀起工运潮。

  胸怀劳苦存大爱,

  愿弼神州育丰饶。

  

  忆兆征

——陈培获

  兆征贫穷意志坚,

  港岛跑船力争先。

  狂风巨浪若无见,

  肩扛手提只等闲。

  资本工头横暴敛,

  工人困苦不堪言。

  唤醒工友千千万,

  省港罢工领头衔。

  

  革命先辈苏兆征像前留感

——何忠东

  濛濛细雨珠海行,

  先辈像下热泪盈。

  振臂一呼救河山,

  喜看神州开新颜。

  

  多年来,珠海的发展没有走一条拼资源、拼环境、拼速度的路子,是目前珠三角生态环境最好、土地开发强度最小、人口密度和素质最均衡的地区之一,后发优势明显。随着横琴新区的建设、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为珠海未来的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带来更多机遇。珠海的发展道路,或许将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广东落地生根的成功样板之一。——张勇辉

  海之遗珠,浪里拾贝。几经历史的沧桑磨洗,让珠海这座城市既有近代史上渔民奋起抗击外来入侵的英勇事迹,又展现出改革开放40年来扬帆启航新标杆。一路上,横琴新区现场教学参观,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国家战略的伟力,各类建设工程大手笔大眼光,相信不久的将来,又一个新珠海将跃然世界面前。 ——李新慧

  “横空出世,琴鸣天下”。珠海横琴新区仅用了9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蕉林绿野 ,农庄寥落”的荒岛,到地区生产总值翻63.4倍,吸收利用外资翻972.7倍。创造这种历史性巨变的动力来源于坚持改革创新引领,尤其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对港澳合作、深化改革开放。具体来讲,在深化创新驱动方面,横琴全面落实“双自联动 ”战略,充分发挥横琴的区位、环境、政策优势,吸引港澳、国际高端人才和服务资源,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横琴新区推出全国首张“商事主体电子证照银行卡”、率先出台实施首部失信联合惩戒综合性管理规定、率先发布全国首部临时仲裁规则等11大制度创新。在一系列创新措施中,“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新模式”2个案例荣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30项改革创新案例入选广东省自贸试验区三批制度创新案例。——朱孟光

  珠海,国之东南,珠江西岸,毗邻港澳,近年来坚持科学规划先行,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城市规划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珠海方案。比如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立体城市;零污染燃气发电,集中制冷供暖;打造晴天不打伞,雨天不湿鞋的公共步行网络,等等。这些都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们以极大启发。相信珠海沿着蓝图,一步一步扎实推进下去,必将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丁甫江

  习总书记在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时的讲话中,引用香港俗语讲“苏州过后无艇搭”,鼓励大家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这几天看了大湾区建设在各地政府规划中的落实,直观的感受到总书记的话是很有底气的。特别是今天看到横琴新区的规划,粤港澳的经济大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来势汹汹不可阻挡。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大时代,面临许多机遇,听党的话,认清发展趋势,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工作,搭上艇跟上队伍,更要不负重望争取走在前列。——杨梅

  横琴新区毗邻港澳,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在产业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对接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区的重要作用。横琴新区的发展再次印证了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横琴将成为唯一陆桥连接港澳两地的区域,其优势又将更为凸显。在未来,横琴新区将会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家自贸区建设提供有效示范和优秀样本。——东童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珠海红色“三杰”,有江海奔流的家国情怀,有坚韧不拔的雄心壮志,其精神瑰宝至今令南粤大地熠熠生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辈应铭记初心,勇于担当,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中,薪火相传,奋力前行,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改革创新书写新篇章。——余贞备

  苏兆征精神令人心潮澎湃,深受鼓舞。

  苏兆征,出生在一个偏僻的海岛小渔村,家庭贫困,为了生计,他到香港谋生,当了一名海员。他胸怀大志,态度坚定、意志坚韧、行动坚持。他组织发动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工人大罢工,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博大情怀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他把自己的工资支助困难工人,精打细算用好每笔用于罢工的社会捐赠,体现了他不计个人私利和清廉高尚品格;他不顾个人安危带病坚持工作,体现了他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最后,在他病重时,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革命的利益,他不愿到医院就医,由于不及时救治,病魔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这就是一位革命者、一位共产党员的气节和胸怀。当老师在他的雕像前讲述他的事迹时,仿佛他的影像一幕幕地我的眼前播放。我思潮翻涌,心潮澎湃。我知道,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陈培获

  班主任感悟:

  为了让大家行程更充实,学习成效更明显,我们作为带班人员,一路都在做好衔接服务工作。今天来到珠海现场教学,不少同志以前也来过,为了让大家学有所获,我们决定和珠海市委党校的老师们一起,增加在苏兆征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和介绍革命事迹的环节。大家感到非常振奋,激发了传承革命意志的信心和决心。——周杰

  Day4:连通港珠澳,启航大湾区

  “三城连蒂同心结,百里汪洋咫尺通。”

  新的一天,充满期待的港珠澳大桥之行终于开始啦。天公作美,今天没有下雨,9点我们按照要求准时出发。路上,珠海市委党校曹以朋副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珠海的基本情况及港珠澳大桥对于珠海的重要性,港珠澳大桥对珠海未来的发展机遇及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学员们参观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英语: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港珠澳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G4-京港澳高速以及 G94-珠三角环线高速的部分路段。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长6.7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约5664米,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最终接头组成,最大安装水深超过40米。

  当踏上港珠澳大桥那一刻,许伟梅同学发出了由衷感慨:心潮彭湃啊,厉害了,我的国!港珠澳大桥象一条东方巨龙,闪卧在伶仃洋上。大桥一直向前,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书写了中国工程的又一伟大传奇,它是中国国力的又一座里程碑,我向那些曾经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致敬!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换来了如此令人惊叹并举世瞩目的大国工程。祖国,我的骄傲!我爱你,中国!

  下午1:30,结束了珠海的行程。我们坐上大巴马不停蹄地来到南沙,参观南沙明珠湾开发展览中心。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今天的南沙,国家、省、市战略在这里叠加实施,正加快打造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区和示范区。未来的南沙,将建设成为“湾区明珠、开放枢纽、未来之城”。

  结束了展览中心的参观之后,马上驱车来到了南沙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仁同志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用深入浅出、形象风趣的语言,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从挫折到胜利的波澜壮阔历程,把一个个党史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吴仁同志还带领大家参观了泉湖。区委党校泉湖的21块党史石刻,以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重大会议、重大事件为线索,清晰、深刻展现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吴仁常务副校长为学员们讲党史故事

  生动的党性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共产党发展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更加扎实地工作,不断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学员感悟:

  两年前,我第一次到访港珠澳大桥时,当时的总设计师、总指挥给我们介绍建桥的造价、长度和地型的复杂情况,当时,觉得这座大桥投资大、长度长(又会受台风影响)、建造时间长,车流量少必然收费贵、成本回收时间长等等。后来,国家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我才领会到国家决心建造港珠澳大桥的巨大战略意义。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今天再次来访,忽然感觉换然一新,感觉她更雄伟壮丽!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会带动港、珠、澳和珠三角整个湾区的经济发展,政治影响深远,将一国两制实践搞得更成功。——许建民

  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结束了任人宰割四分五裂的局面,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主席有句诗句:一桥通南北,天堑变通途,当时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建设祖国不懈奋斗。今天,一桥连接珠海、澳门、香港,交通相连,血脉相连,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地凝聚到了一起。港珠澳大桥, 以桥为点勾划出珠三角经济大湾区这个面, 成为新时代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示范基地,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走向世界。

  蓝图已经描绘,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一定要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赢取更大的胜利!——黄斌

  上午参观港珠澳大桥,远远的就被海上长龙的气势所震撼。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不仅是中国基建能力的展现,更是祖国综合国力的展现。港澳和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更进一步。正所谓,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下午南沙区委党校吴校长向我们讲解了一堂生动的“石头党课”。在石头上铭刻党史,用生动鲜活的方式讲授我党的历史,让党史入脑入心,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却能激起内心的共鸣,进一步树立坚定的信仰。——李昂

  港珠澳大桥,这座世界上最长的大桥,历经长达8年施工终于将在2018年通车。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刻,港珠澳大桥飞架伶仃两岸,实现了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同时,它更加跨越了无形的界限,将粤港澳三地的心通过这条长长的“纽带”紧紧相连。正如港珠澳大桥上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结”,它连结的是经济,是文化,更是永远不变的中国血脉!——东童童

  茫茫伶仃海如镜,百里长桥跨天临。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成,意义十分巨大。第一,大桥使得粤港澳三地的经济联系、文化联系、民间交往越来越紧密,促进三地经济共赢发展,血脉相连,一国两制的实践必然会越来越成功,政治意义无可限量。第二,大桥的建造过程客服了许多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相关科技的大发展,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发展。第三,大桥的成功建造,充分体现了我党我国的制度优势,体现了我党强大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向全世界生动地宣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鼓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也使得广东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步伐走得更坚定有力。赋诗以概之:

  港 珠 澳 大 桥

——谢林明

  长虹横卧碧波平,

  天海相连醉伶仃。

  疑是祥龙天外落,

  联心粤港九州兴。

 珠  海  吟

  ——何忠东

  一道彩虹金边带,

  几只青蜒岛上游。

  海天茫茫共月色,

  珠山风后露峥嵘。

  九鼎之尊立华厦,

  太极圈里出飞舟。

  敢把玉女邀下凡,

  巨浪声声醉当歌。

  

  创新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是地区发展的源动力。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珠海横琴自贸区的十一项创新、广州南沙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综合实践,一次次地证明:创新无止境,创新始终在路上。——余贞备

  在南沙区委党校,听了一堂吴仁常务副校院长讲的别开生面的“石头党课”。讲述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讲课极为生动和深刻,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重温了党的历史,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相信,在伟大祖国发展的关键时刻产生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每个共产党员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华民族展现新时代的辉煌。——丁甫江

  今天是第二次跟着吴校长沿泉湖的石刻回顾了我党建党以来的发展历程,温故知新。了解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情况,南沙这个未来之城的蓝图,展望了未来,雄心壮志。过去,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在未来,我们还要强起来,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党规划的民族复兴之路前进。——杨梅

  习近平总书记讲,学习党史国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参观南沙区委党校泉湖石刻,以回顾党史上的重要事件的形式重温党史的发展脉络。这是对传统党性教育形式进行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不忘信仰之心,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历程,走好我们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要不忘为民之心,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不忘奋斗之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不断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就要不忘敬畏之心,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朱孟光

  今天的两处现场教学点都极富特色和感染力,震撼了我们每一位学员的心。在港珠澳大桥上,我们纷纷骄傲自豪、满怀激情地在飞渡的大桥上留影,照片上的笑容就是我们继续砥砺奋进的决心和信心;在南沙新区建设规划蓝图前,在区委党校吴仁校长生动鲜活的“石头”故事里,大家又一次重温党史、展望明天。这就是历史和现实交织、当下和未来共鸣所产生的化学效应。我辈当奋起!不负时代之托,共建美好家园!——李新慧

  Day5总结日——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今天是这次培训最后一天,上午8点半,我们齐聚在学校门口,怀着饱满的热情,准时出发前往广州市开发区参观广州国际人才城。

  大巴车顺利抵达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国际人才城,学员们受到了刘项阳副主任的热情欢迎。进入大厅,学员们认真聆听刘副主任介绍。他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州国际人才城以引进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任务。广州国际人才城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构建互助共赢的产业链接,创建国际一流的创业载体,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台,形成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区,为开发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

  随后,大家参观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研发的创新成果,比如无甲醛的环保漆,可降解的脑部创口贴,挽救生命的透析医用材料,全球领先的基因沉睡科技产品等等,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参观完高科技创新产品后,大家又来到广州国际人才城党建主题展板前,充分了解到党的建设在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结束了上午的培训课程后,大家准时返回党校。下午3时至6时,培训班总结交流会在省委党校公务员大楼301室召开,班主任、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周杰主持会议。

培训总结会

  总结会上,各位学员认真总结,踊跃发言,围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主题交流此次培训的实践感悟和心得体会。

  学员感悟:

  一次成功的培训如同一个产业的集聚效应——来自不同部门和从事各个领域研究的参训者,在同样的学习空间和同一时间段、共同学习条件下,享有同样的培训资源,然后在思想交流和分享中产生倍增的成效和向心力、凝聚力。这次培训的良好效果就是这样产生的——带着寻求发展创新的理念和使命,带着深化改革的问题导向,带着为校院事业出谋划策的责任担当,我们班25位“培训者的培训,教育者的教育”集聚在一起。每一位学员的思考都是深入而用心的。40年后继续推进波澜壮阔的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每个人将会书写什么样的故事,这不仅是一次培训后需要思索的命题,也需要不断自我叩问,在下一步脚踏实地的实践中,一笔一画提交上一份为新时代增色添彩的答卷。——李新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培训,我思考需要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一要处理好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立足实际,长远谋划,一以贯之,积极推动;二要处理好三个产业之间的关系,全产业谋划,全领域推动,不可顾此失彼,一二三产业失衡发展;三要处理好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关系,全地域规划,全方位发力,做到区域协调发展、齐头并进。

——张勇辉

  经济创新的提升对广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对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主要是走科技创新之路;对于粤东西北地区来讲,主要是实现低端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专业和经济发展实际来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体现在:一是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基础,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二是要实现区域范围内各地区经济错位发展;三是要从区域整体层面统筹规划,构建区域范围的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区界限。——东童童

  40年来的改革开放,近百年的奋斗,中华民族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人类文明大融合的机遇和挑战,为谋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黄斌

  改革需要勇气,创新需要冒险,不创新就是最大的风险。五天的实训,切身感悟各地优化创新内质的能量与动力: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系统;图之于未荫,虑之于未有。其自主创新的发力点与支撑点,精彩纷呈:佛山突出的是以平台为承载的技术创新,用平台聚人;中山侧重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创新,用市场引人;珠海横琴、广州南沙及黄埔开发区则是以规划为指引的制度创新,用制度留人。自主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辞辛苦出山林,但愿苍生俱温暖!——余贞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一周的"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紧张而有序,充实而快乐,触动和震撼着我的心灵。一是看到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加坚定了 "四个自信";二是要带着培训中的收获和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谱写出属于我们新时代党校人的崭新篇章。

——戴升华

  紧锣密鼓的学习生活结束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感谢组织培养和领导关怀。上午听了广州开发区在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新思想中的新举措新做法后,深受启迪。人才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杰出劳动者,对人才要关心爱护,不能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饱,同时要量才施用,不能求全责备,把人才当全才、天才。我们要在人才资源使用和开放中不断完善机制,不拘一格用人才,为广东"四个走在前列"发挥人才优势的作用,百花齐放,众星拱月!

  遥想当年革命艰,多少将士为国捐?

  二十八年苦寻索,主席妙手揭新篇。

  雄鸡一唱天下白,天门城楼气宇轩。

  巨龙腾飞是时候,习总接力力无边!

  ——何忠东

  珠江三角洲各市各区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找到各自在定位,在富国强国的路上,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争取走在前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应当认真学习党的思想和精神。调查研究所在岗位、部门、地区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储备知识、培养能力,争取在学习工作上走在前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杨梅

  5天的培训历程,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学所悟,收获颇多,要带着学习到的改革精神创新意识,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敢想敢闯敢干,要用培训成果指导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温世坤

  创新发展必须要保持生态平衡,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社会步入老龄化,政府应该认真研究养老产业。——许建民

  中山、珠海奉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也能享受青山、绿水、白云、蓝天的美好生活。——罗诗

  习近平总书记讲,“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为期5天的“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专题培训中,既有对党史的回溯,又有我们党领导的对于改革创新的最新实践探索,让我们不断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穿梭。感触颇深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倒逼改革。从佛山中山等地的发展历程来看,正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并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转型发展。二是坚持理论指导和理念先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佛山中山珠海广州等地的最新探索印证了这一思想所具有的强大现实指引意义。三是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思维、规划先行。四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实际推进改革创新。五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在于深入学习党史国史。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我深深感受到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忧患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在今后的教学科研资政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朱孟光

  广东的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以自信拥抱世界!——许伟梅

  有幸参加校院组织的“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收获颇多。五天的调研走遍了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四个珠江西岸城市,四个城市面对新时代新问题,通过改革创新,都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而不管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即四个城市的高速发展靠的都是改革开放,靠的都是党的领导。四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未来大湾区建设,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李昂

  经过到佛山市、中山市、珠海横琴自贸区、广州南沙自贸区、广州经济开发区等市、区调研和听取情况介绍,我认为各市、区在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方面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和推动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这几个地方,把思想认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主动承担起为国家、为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把广东的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来思考,支持和拥护党中央的决定,不迟疑,不彷徨,不拖延,立竿见影,制定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不断探索,取得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发展”、“人才”和“创新”三者的逻辑关系在各市、区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依靠创新,创新依靠人才,发展又为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和机遇。我们调研的几个市、区都是在落实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人才的技术创新,产业从低端到高端,依靠人才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力。目前,这些地方还在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依靠人才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

  三、环保意识更加强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得到广泛共识。各市、区已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普遍认为,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甚至认为,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要造福子孙后代。在他们的发展规划中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产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统一,要发展高技术、高质量、节能环保产业。——陈培获

  紧凑而充实的五天学习和调研,使得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几点:第一,我省全省范围的经济布局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珠江口西岸经济带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定位很清晰、很明智,与珠三角其它地市错位竞争,并实现产业互补。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培养产业,打造强有力的产业集群,不断培育经济增长点,使得经济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实现产城融合。第三,过去几年我省各地市力推的建设发展新城区的战略是对的,为产业的培育和引进开辟出空间,做大城市经济的体量。第四,我们党校的干部培训工作面临的难度和挑战,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加大,也越来越大。——谢林明

  放眼广东各地市,佛山、中山、珠海等传统制造业大市都在创新转型的路上奋力前进。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下,以新行动、新作为,向万亿产业集群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发起冲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努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更大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最大限度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下,各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最高标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瞄准国际顶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迈进,到2025年经济总量可望超越东京湾区,成为全球最大湾区经济体。——张霞红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广东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丰富引才模式,发挥区域优势等举措实现高层次人才的汇聚,这必将为广东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和活力支撑。——张丽红

  回顾培训以来的一周,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思想得到极大解放,确实获益良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牢记初心使命。我们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三是坚持改革开放。40年来,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用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战略的正确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蓝图已绘就,我们对科学、绿色、生态的未来城市发展蓝图,满怀期待。接下来,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把蓝图实现好。立足本职岗位,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丁甫江

  班主任感言:

  6月11日至15日,我接到任务,作为班主任带领2018年省委党校干部教师"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专题培训1班,开展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目的是为更好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加深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奋发有为,开创新时代广东发展新格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增进校院各部门之间人员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了解,强化团结协作精神,推动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的新发展。学习班在校院委高度重视下,在人事处、干部教育学院全体同志的努力下,在本班班委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五天的外出学习、总结座谈,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培训卓有成效,达到预期目的,增强了大家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校院事业发展干事创业的决心信心。——周杰

(编辑整理:丁甫江 东童童 李昂 戴升华 温世坤 曾尚兰 图片提供:培训班全体学员)

365bet注册地址 广东行政学院 信息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建设大马路3号 邮编:510053 E-mail:web@www.bj-wuermei.com 粤ICP备05013144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